彼洋社区主版块 → 雨夜灯下读明诗
查看完整版本:雨夜灯下读明诗
2018/9/20 12:37:45
雨夜灯下读明诗  外面是淅淅沥沥的雨声,阴冷潮湿的环境与小屋内形成了对比,橘黄的灯光看起来就让人感觉温暖,我半拥在温暖的被窝中,手拿一卷《明诗三百首》,惬意地读着,心底是说不出的满足,你说不是吗?雨夜灯下读明诗,不也诗意盎然吗?自在啊!  读到刘基的“西风吹客上马去,夕照满川红叶明”的诗句,寥寥数句,让人如临其境,如感其情,让我感到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再读他的“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的诗句,恬淡安宁的田园生活,让人神往。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点相似,两位诗人都以“蛙鸣”来以声衬静,来突出夜晚的宁静。不过因为刘基的诗句多了“不知龙去处”,则让诗句更有想象力,更飘逸了一些。也告诉我们:风雨终将过去,只要你能坚持,那么风雨后等待你的将会是最美丽的风景。  再读他的“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的诗句,又让我好像看到一个在外漂泊辗转的游子,没有了前两句的轻松活泼,有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满腹经纶的刘基当时遇到了什么,而发出这样的感慨呢?到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山东省作协会员武俊岭,在《皇帝与文人》一文中是这样阐释的:“元亡之前,刘基的诗文就已经写得很好了。他诗文兼善,寓言文尤为超拔。他本可以以诗文自娱优悠卒岁以至得享天年的,却偏偏在朱元璋迫逼下,硬着头皮出山,成了军师之类的人物。帮着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对于朱元璋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洞悉,他有着政治家的敏感。因此,他的诗作的题材变窄了。变得心灵内敛,惴惴得很厉害了。他的《感怀》一诗这样写到:
Powered by BBSXP 2008 SP2 ACCESS © 1998-2025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