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青春 常常会看到“忆青葱岁月愁”的帖子。 这不,又有人列出十年网龄以上的人才知道的事。QQ是被提到最多次的。那时候她还叫做OICQ,账号得大半夜爬起来申请。难得轻松的周末,我就会聚集小伙伴到我家上网。是的,不用奇怪,最开始QQ是加陌生人的,最开始的对话往往是,你是哪里的,你多大啊,如果几句这样往返后还有能聊的话题,那么就可以开始做做好朋友了,或是可以发展成笔友。 多么犹新的记忆啊,一起等到凌晨两三点给静静申请上了号,加到了第一个好友,大家一起帮衬她聊天,后来线下他们还写了几封信。 好了,终于说到写信的事了。 就刚才的静静,我们是写信的。对啊,在同班还是会写信交流。买来好看的信纸,端端正正的写字,说说平时也聊到的心里事。和我这样写信的人,同班就有2个。恰好另外那个也叫静静。 QQ聊友写信,前同学分开后写信,游戏里认识的朋友写信。仿佛那时候,是最认真去交流的时段。不是没有电话,是电话、短信,似乎都不能被用来当交流的最佳工具。写出来,给你听,比起说出来,给你听,在字里行间的斟酌后,情分被调教得恰如其分。 现在想起来都感心的事有这么几件。 已经去世的二妈曾给我写过一封毛笔字的信,同时邮寄来了一版动物的邮票。之前我偶尔提起过在集邮。 为了不被老师收走信件,和不同校的前小学同学约定把信放在报刊亭,也同时节约了邮票钱。 收到过好几封附加照片的信件,还是专门去照相馆拍给我看的。 每周都托人,把信带给我喜欢的隔壁班男生。我,喜欢的他,带信的他,和带信的他喜欢的女生成为了朋友。 上大学的姐姐在几科考试不及格后,写信给父母忏悔玩物尚志,而开始努力学习英语。 后面,不流行写信了。 后面,各奔东西,写过信的我们交流的很少了。 有的联系不上了(其实就是QQ备注不见了),有的成了万年灰色的头像(曾怀揣着侦探情节查隐身的珊瑚QQ即便是现在还有也没心情用了吧)。 刷刷朋友圈,大家似乎都在忙。忙着生活,忙着传播正能量,亦或是偶尔的闹骚。好像,曾认识的人,即便是知道着他的近况,却也是看不清了。 我开始怀疑,你是否依旧把我当朋友。 我也开始怀疑,我心里是否还在乎曾经的这个朋友。 还是,朋友还是。只是,心累,不想再多说。 看似喧嚣的世界,其实是那么的宁静。自说自话的状态发表,底下附和的评论表示着我们是朋友。交流,本是由心而发,又岂是几字评论能体现出的。想起老公说的,回复是有技巧的,要让人觉着有话说,又有兴趣说。是啊,现在交流都上了课堂,那么多规规条条教育你该怎么说话,怎么去讨喜。持有说话技巧,成为人际沟通屡试不爽的捷径,从而达到各尽不同的社交目的。 所以好像忘了,小时候交朋友的初心仅仅是,我喜欢着你。 朋友圈是朋友吗? 对啊,是朋友哦,我可每每给你点赞呢。 好吧,那么我还是选择写信时候的你,傻傻的单纯的认真的你,让我,止不住喜欢。 文章来源:短文学网 短文学微信号:duanwenxuewang猜你喜欢: 1、
TPO听力原文及MP3 2、
杜康酒报价 3、
TPO1-53配套资料 4、
usb鼠标有线 5、
托福高分作文相关的主题文章:
夏之墓碑铭[url=http://sledderforums.com/showthread.php?39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