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洋社区主版块 → 嫁书
查看完整版本:嫁书
2018/10/10 17:40:12
嫁书  单位要建一个大家凑书而成的图书室,且有我牵头负责。对口受命,诚惶诚恐。强化企业文化,虽然言不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反正是件好事请。职工们有个看书的地方,总比凑大堆摔扑克往脸上贴白纸条文明。经过短时间策划,立即付诸行动。发通知,作动员,寻找场地,一阵忙活,我的办公桌上就堆起了几百册书籍。单位虽然不大,读书的氛围倒是浓厚。这些由各车间交上来的书大约三分之一包上了书皮,而且差不多都是新包的,包好的书皮上面用钢笔圆珠笔写了书名,字体也是五花八门,但都很用心,看得出来。那天下班以后,又有两位女工推门进来,他们递给我的两本书也是包了书皮。我随口称赞几句,说她们爱护书籍,其中一位年纪稍大的大姐笑着说,这是她为即将走门串户的书做的“嫁衣”。  “为他人作嫁衣裳”老话劳理中透着世事苍凉和人生的某种无奈。在这里,却有着更另类的含义。大姐的一句话,扯动了我的思绪。  家中的几百册书籍,原来没有一册包书皮,说起来倒也不仅仅是因为懒惰,也不是不知道爱护书籍,实在是不愿意用一层厚纸裹住那些色彩纷呈的书籍的封面。书,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总是各具特色的,世间没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同一版本的除外】。我不愿意用清一色的牛皮纸将我的书们包装成千篇一律,如今看来这种想法确实有一些失之偏颇了。  喜读书者必定爱书,我为爱书的青工们的爱书之举所感动,决定为我的即将远行的书们做一身像样的嫁衣。于是乎,那个假日我忙的不亦乐乎。驱车跑超市,购买胶带胶水,购买上等的牛皮纸,白天忙晚上有一只忙到大半夜,我要捐献的十几本书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于案头。一想到这些老友下面要有不同一般的经历我心里就莫名的激动。书籍其实是不应该私有的。想想看,你从书店买一本书回家,看过了一般就不再去看,那么这本书就有可能一辈子睡在你的书房里,这种资源的浪费没有人计算过。书籍之间的相互交流显得多么重要啊!现在,我的老朋友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怎不叫人手舞足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外,还应该为它们庆幸,庆幸它们涅盘般的新生,我似乎已经听到了它们在我的青年同事们案头床边那崇尚知识的禅语
Powered by BBSXP 2008 SP2 ACCESS © 1998-2025
Processed in 0.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