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26w35
2018/12/3 12:07:29
淡淡女人香 有时候,自己都觉自己是在无病呻吟,却在一边洋洋自得。 并非是我想这样,可每次提笔,那种淡淡的,无奈的情绪一直左右着我的手指。过后,即使隐隐地觉得忘了些什么,一时又想不起,只能恨恨的在半是满足半是无聊地恳请他人指点。只是,这世间的好友并非个个诤言,大都以鼓励之类的话语来善待我的虚荣心。 我不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有时真想得到朋友的指点,心高气傲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有时反而让自己坠入自己埋下的陷阱。 说来有些汗颜,读书时对老师有敬畏感的我居然和很多老师做了朋友。有时明明很想他们提出意见或建议,却又害怕真的会提出来。当初语文老师就曾对我的作文做过如此评价:“读你的作文,嘴里就像含着一块糖,津津有味,可是看到后来,糖却从嘴里掉了出来。”其实,谁也不想做那些索然的事,是自己的定力还不够,想想有时也觉气馁。 不过,说是这样说,我还是很感激那位老师,也很谢谢朋友对我的欣赏。只是本人太过庸俗,无登大雅之堂,有朋友要我为她做什么文字之类的东西,便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她也是我的朋友,以前也是老师,想不到她也会这样要求我。淡淡地交往五年,却并不了解多少,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也不可能做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只好又打开了久违的空间,文如其人嘛,总会找到一些关于她的记忆。 好久没做空间,是因为我懒了,也不喜欢应酬之类的东西。她也说过不喜欢应酬,但她还是坚持着。 应该说,她做空间,做的是自己的一种心情。一些很平淡的文字,没有华丽和造作,不经意就变成了她的游记,她的读后感,她的平常琐事,还有她细腻的情感。 对于男人,读一个女人是很痛苦的事,而且还要认真地去读。这与偏见无关,因为你读着,就必须撇开自己所有的思想,然后在那里静静地感觉。如果你要读李清照,就要读出她悲叹的身世,如果读张爱玲,就要读出她被压抑的情感。同在一片天空,这些倒是无所谓去琢磨了。 她的文字比较简单而又贴切,正如她在《翻阅自己》中说“过往的心路历程在鼠标的点击下,一页一页,翻过。于是,近六年的心情点滴,渐次浮现在脑海中,恍若隔世。开心的,惆怅的,迷茫着,幸福着,忙碌之余的悠闲,安静之中的牵挂